黄疸树副作用(黄疸树种植管理)
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柘树的资料
柘树的资料
1、柘树(学名:Cudrania tricuspidata (Carr.) Bur. ex Lavallee )是桑科、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7米;树皮灰褐色,小枝无毛,有棘刺,冬芽赤褐色。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,先端渐尖,表面深绿色。
2、柘树,灌木或小乔木,直立或攀援状,通常具刺。叶互生,有短柄;叶片全缘或上部3裂,羽状脉或三出脉;托叶早落。
3、柘树的基原为桑科植物柘树,又名柘桑、文章树、灰桑树等。其单叶互生,近革质,卵圆形或倒卵形,长度在5到13厘米之间,基部楔形或圆形,全缘或3裂,上面暗绿色,下面淡绿色。
4、柘树在中国的分布广泛,主要生长在江苏的各个地区,常见于阳光充足的荒地和路边。此外,它也在河北南部、华东、中南和西南等省份有所分布,特别是在华南、西南和华北(除了内蒙古以外)地区,柘树的适生性极强。作为一种享有“南檀北柘”美誉的珍贵树种,柘树是灌木经过长时间生长演变而来的高大乔木。
5、“柘木”又名桑柘木,为桑科植物,为我国历史上著名名贵木料,大多历史文献都有记载,柘木一般不作为家具用材,因其名桑柘,桑与伤或丧谐音。很多地方忌讳。按生长环境分为“山柘”“本地柘”; 山柘指山上生长的料,如山东一带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