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州郡(益州郡县图)
本文目录一览:
益州郡西晋行政区划
益州郡,是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之一,西晋时期存在。公元303年,西晋政府从建宁郡西部划出土地,设立了益州郡,郡府设在建伶县(今云南晋宁县昆阳镇)。益州郡的位置在今昆明市附近,其管辖区域大致包括了现今云南省南盘江流域以北,武定县以南,双柏县以东的地区。公元308年,益州郡改名为晋宁郡。
益州郡,中国古代的郡。西晋太安二年(303年),分建宁郡西部置益州郡,治建伶县(今云南晋宁县昆阳镇)。为今昆明市附近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南盘江流域以北,武定县以南,双柏县以东地区。永嘉二年(308年)改益州郡为晋宁郡。
蜀汉行政区划 益州郡,是中国古代地名,范围在今天的云南省,郡治在平夷县。西晋行政区划 益州郡,中国古代的郡。西晋太安二年(303年),分建宁郡西部置益州郡,治建伶县(今云南晋宁县昆阳镇)。为今昆明市附近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南盘江流域以北,武定县以南,双柏县以东地区。
西汉的益州与益州郡是什么关系?
就是益州是刺史部,益州郡是益州刺史部的下属机构。管辖与被管辖的关系。
益州郡,是中国古代地名,范围在今天的云南省。这里以前是“南蛮”古王国滇国的领地,汉武帝时设立益州郡,郡治在滇池县。西汉行政区划 这里以前是“南蛮”古王国滇国的领地,汉武帝时设立益州郡,郡治在滇池县。属益州刺史部。东汉行政区划 益州郡,是中国古代地名,范围在今天的云南省,郡治在滇池县。
元封二年(前109),汉武帝发巴蜀兵临“滇”,以其地置益州郡。新建的益州郡民户81946户,人口580463人。
诸葛亮七擒孟获,孟获管辖的南地是现在什么范围
孟获七次被诸葛亮擒获的故事发生在中国的三国时期。孟获当时是南中地区的首领,这个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四川南部、贵州、云南,以及广西、越南、缅甸的一些相邻地区。需要注意的是,孟获并不是南中统一的王者,而是多个部族首领之一,这些部族首领之间有的敌对,有的结盟,而孟获只是其中一个联盟的领袖。
这意味着,诸葛亮南征最南端到达的是昆明晋宁县。
那片地区当时叫南中,汉人蔑称为南蛮,主要包含今天的四川最南部、贵州、云南,也涵盖了广西、越南、缅甸的一些相邻地区。孟获并不是南中的王,南中没有统一政权,是多部族首领割据的状态。首领之间有的相互敌对,有的结为同盟,每一个同盟都要推选盟主,孟获只是其中一个同盟的盟主。
也就是说,诸葛亮南征到达的最南端就是今天云南省昆明市的晋宁县。而到了小说《三国演义》里,在罗贯中的生花妙笔之下,这场战争主要成为了诸葛亮与孟获的对抗,围绕着七擒七纵的故事,战线一路向南拉开,最后竟然到了乌戈国境内,也才有了战象、兽兵、藤甲兵这样的特殊兵种。
云南古代雅称有哪些
云南在古代叫百濮之国、滇国、益州郡、南中、宁州、南诏国、大理国等。夏、商时期,云南属于九州之一的梁州。殷商时期,云南被称为百濮之国。前三世纪,楚国大将庄蹻进入滇池地区,建立滇国。汉元丰二年(前109年),西汉武帝时期,开西南夷,滇王降,设立益州郡,领县27个。
云南,古代雅称颇多,诸如百濮之国、滇国、益州郡、南中、宁州、南诏国、大理国等。自夏商时期起,云南便隶属于九州之一的梁州,当时被称为百濮之国。及至前三世纪,楚将庄蹻入滇,建立滇国。汉元丰二年(前109年),西汉武帝时期,云南成为益州郡的一部分,辖县达27个。
云南古代的雅称有百濮之国、滇国、益州郡、南中、南诏国、大理国等。百濮之国:这是云南在古代的一个雅称,反映了该地区早期多元的民族和文化背景。滇国:滇国是云南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古国,其遗址和文物是研究云南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。
云南古代的雅称主要有“云”和“滇”。云:云南简称“云”,这一简称直接来源于云南省的省名,类似于黑龙江省简称“黑”、江苏省简称“苏”。滇:云南另一常见的古代雅称为“滇”。这一称呼的由来与云南省会昆明的历史有关。